Sunday, June 7, 2009

G20峰會場內明爭暗斗 場外示威演變成暴力事件

2009-04-03
中國廣播網中廣網北京4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7時16分報道,雖然20國集團領導人終于就1.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達成一致,但是,其實這項成果來之不易,因為在G20峰會召開期間,明爭暗斗已是不爭的事實,各主要經濟體間也分歧較大。

在G20峰會期間,會場內外可以說一直都不平靜!我們先說會場內:其實在峰會尚未召開之時,歐美間長期存在的經濟模式之爭就已經凸現。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在其間就公開指責美國和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經濟模式是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主要根源,並威脅說如果峰會拒絕法國有關加強金融監管的提議,他將退場抗議。隨後,德國也加入了法國的陣營,上演了法德與美英之間的對台戲。

為什麼德國法國與英國美國這樣的西方國家還會有矛盾,事實上根源就是德國和法國就是工業化成為比較高的國家,德國的汽車、法國的空客,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們是制造業,可是英國和美國不一樣,英國最重要的就是服務業,所以英國和美國,可能比較注重金融業服務業的發展
美國是希望出台的經濟刺激方案,不太希望有更多的金融監管,如果金融監管的制度出現了更多的話,它一方面挑戰美元,另一方面它對美國和英國的金融業監控作用更多一些,但是法國和德國又不希望有太大的經濟刺激計劃,因為這很可能就會使它國內造成通貨膨脹,所以就產生了矛盾,怎麼樣達到矛盾的平衡點,這是他們之間爭論的焦點。

除此之外,會場外更不清靜,峰會的抗議示威活動甚至演變成了暴力事件,數百名無政府主義者大搞破壞活動。
28日,倫敦有上萬人走上街頭就多種議題進行示威游行,包括貧困問題、環境保護問題、就業問題等等,當時他這個行進的路線更好在我主的酒店的附近,我住的酒店出門就是海德公園,海德公園就以演講角著稱于世界,只要寨英國,只要你不攻擊女王的話,任何的話題都可以到海德公園演講角演講,給大家宣揚你的觀點,所以就形成一個習慣,英國任何一個游行集會,都會以海德公園為終點,或者以海德公園為開始。4月1日,又爆發了一次游行,這次游行是針對這次G20峰會的召開,當時游行的示威者多數聚集在倫敦的金融城附近,因為很多人不滿金融業的巨頭有高額的獎金和分紅,由于金融業的人士使得現在全球的經濟陷入了疲軟。這兩天,倫敦當地的報紙,警方建議,金融業的人這兩天上班,千萬別打領帶,別太正式,要不然可能容易引起暴利分子的襲擊和攻擊。在游行的過程當中,一開始還是比較平靜,可是後來確實像剛才所說的,演發成暴力的示威,有些人就是借這次機會把它演變成一個破壞的事件,在4月2日之前那一天,在倫敦的街頭很多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還有年輕人在街上給你發自發印的報紙,包含了一些反對的信息,還會在街邊擺放一些對奧巴馬(相關)的標語,向路人宣傳,希望你進入到我們的游行當中,這次游行對G20峰會確實產生了影響。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當下,G20集團的結構可以概括為"3+1",也就是三個集團和一個國家。第一個集團是美英,第二個集團是歐洲大陸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等國家。第三個集團,是包括印度、巴斯在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國家"則是指中國。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不斷上升,當然,在G20峰會上也不例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綜合室主任郭憲綱認為:在G20峰會上中國冷靜地放大了自己的聲音。

郭憲綱認為,金融危機凸顯了中國的經濟的健康發展,世界各國也都非常關注中國,對中國的期望值很大,但是我們非常冷靜,像胡錦濤(相關)主席在這次峰會上,與其他的首腦一再強調,我們一定要起我們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國在這次峰會上,也會提出自己的主張,比如說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另一方面要照顧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因為在金融危機中,發展中國家的日子更不好過20國峰會都是一些發達國家在這個峰會上更要為發展中國家的窮國說話,使峰會所達成的聲明的東西,能夠涵蓋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G20峰會是中國擴大自身影響爭取更大話語權的機會,但同時也要關注和協調各方的聲音。那麼,G20峰會期間第一集團的美英與第二集團大國法德之間的較量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呢?表面上各國在經濟議題上的分歧背後是否又有各自的目的呢?郭憲綱表示:法德與英美的博弈背後都有各自的政治目的:法德認為他的經濟政策是對的,尤其是金融危機更加証明了這一點,因此法德也想通過加強他的觀點來提高法國、德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分量和影響,特別是政治影響,而且作為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在金融危機中受到嚴重的打擊,法德也想在這種情況下,伸張自己的主張,擴大自己的影響,這主要是他的政治目的,他是要英美在共同聲音中更多地把法德的意見寫進去,弱化英美的觀點,使英美作出更大的讓步,我他不會退出,從英美方面講,為了使這次峰會開得比較成功,也會對法德的效果作出相應的讓步,奧巴馬也講,奧巴馬現在外界誇大了20國峰會上的分歧,奧巴馬呼籲團結起來,共同應對這場金融危機,而且事實上這場金融危機如果沒有主要國家的團結一致的話,是無法克服的。我想從英美方面講,他們為了使這次會議取得成功,影響是東道國,在下面做更多的工作,會協調各方面的立場,會照顧到法德的意見,使共同聲音能夠達成,能夠發表。
很明顯,在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的4月2日召開的倫敦20國集團峰會的具體時間表中第一項就是:抗議者計劃在各代表團入住的賓館前舉行示威活動。而且,會議時間表中,對示威者的詳細活動也有明確的時間預報。抗議活動組織者之一──英國最大工會組織"職工大會"秘書長布倫丹‧巴布更是指出,"這是歷年來從沒有看到過的、規模如此宏大的、並且把示威矛頭直指20國首腦的游街抗議活動。"對此,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朱鋒教授認為:社會各方都有表達自己的看法、意願和情緒的權利:
朱鋒表示,這只能說明西方社會多元化的特點,我們知道誰在抗議,是那些反資本主義的左翼分子,歐洲的無政府主義分子,以及反全球化分子,還有我們說對現在的整個金融危機打擊下自己生活非常糟糕的社會不滿分子,左翼思想在歐洲有很深厚的社會基礎,所以這次金融峰會有這麼多人抗議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金融峰會確實放大了今天我們整個國際社會到底是如何認識這種以市場分配為導向,以市場機制為主要杠桿的自由競爭體制,我看了畫面上的抗議者的群情激湧使我想起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為什麼會在歐洲產生,因為它確實有廣泛的社會和群眾基礎,所以我覺得不要把這個事情看得太嚴重,這種多元化的意見紛爭,在本質上還是有利于對某種主導的意識形態價值進行社會的檢驗。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089940/1.html

2 comments: